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48道基因合成仪误差来源及分析

48道基因合成仪误差来源及分析
更新时间:2025-06-18      阅读:199
  一、48道基因合成仪设备相关误差:
  1. 加样系统误差
  移液精度波动:
  不同通道的移液泵或阀可能存在差异,导致加样量不一致(如碱基单体分配不均)。
  长期使用后,移液部件磨损或堵塞,造成体积偏差。
  交叉污染:
  通道之间密封性不足,导致液体残留或挥发物扩散,引起碱基或酶污染。
  2. 温度控制误差
  反应体系温差:
  48通道加热模块的温度均匀性不足,部分孔位温度偏高或偏低,影响延伸效率。
  升温/降温速率不一致,导致PCR或连接反应不同步。
  热盖压力不均:
  热盖与反应板接触不紧密,部分孔蒸发严重,改变反应体系体积。
  3. 检测系统误差
  荧光/吸光度检测偏差:
  不同通道的光学检测器灵敏度差异,导致对合成效率的判断失误。
  背景噪声干扰(如荧光淬灭或散射),影响实时监测准确性。
  4. 机械故障
  磁珠分离或振荡混匀不均:
  磁力模块磁场强度差异,导致磁珠回收效率不同,影响洗涤或纯化效果。
  振荡频率或时间不一致,导致反应混合不充分。
  二、48道基因合成仪的操作与流程误差:
  1. 程序设置错误
  参数输入偏差:
  合成周期(如延伸时间、变性温度)设置不当,导致片段长度或错配率升高。
  未根据模板类型(如GC含量高、二级结构)调整参数。
  自动化脚本漏洞:
  多步骤程序(如切割、连接、纯化)衔接不当,导致反应中断或过度处理。
  2. 样本加载问题
  加样顺序或位置错误:
  人工加样时未按规范操作(如未更换枪头),引入外源DNA污染。
  不同通道的起始物料量差异(如引物浓度不同),导致合成效率不均。
  3. 纯化与回收效率低
  磁珠或硅胶膜纯化损失:
  纯化过程中小片段DNA(如短寡核苷酸)吸附损失,降低产量。
  洗涤不彻*,残留盐或杂质抑制后续反应。
 

 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